Wednesday, September 25, 2013

身处困境,唯有接招

  天地虽大,人一旦处于困境,是无处可逃的,越逃避越是无法摆脱困境,这是菁惠的发现。
  菁惠的妈妈是童养媳,和爸爸没有感情基础,菁惠是在家暴不断的环境下度过成长的岁月。由于实在忍受不了这样的氛围,菁惠很早就草草了事,找个对象嫁了。
  菁惠本以为脱离苦海,怎知道遇上的丈夫很爱喝酒,酒品又不好,酒醉后同样有暴力行为。丈夫虽然有承担家庭经济,也会帮忙照顾小孩,但却很霸气,控制菁惠的自由,连小孩对爸爸也是感到畏惧。
  为了保护孩子,菁惠说她只能默默忍受,遇到问题不敢和丈夫说;她从事服务业,事业上丈夫给她很大的阻力,让她觉得很辛苦,很累,自己也越来越胆小畏缩。
  菁惠所处的年代和妈妈的年代有二、三十年的落差。旧时代的妇女没有选择的自由,社会灌输的价值观念,让旧时代的妇女默默接受命运的安排,然后欢喜奉行,把所处的困境视为自己的使命,坚毅不拔地挺过去。时过境迁,这种观念淘汰之后,人陷入困境通常只会怨天怨地,最后怪命运为什么如此不公平;而一味将责任委诸于外,也就等于放弃自己手中的自主权。
菁惠没有觉察到,她和妈妈不一样,她行使了自由选择的权利,用婚姻来逃离不好的家庭氛围。如今再次面对婚姻的氛围不好,她一样拥有自主创造的空间,可以通过事业发展与心灵成长来提升内心的能量,以回应婚姻带来的锻炼。如果她不自觉地以为她的胆怯是丈夫的霸气与暴力造成的,她就无法深入觉察到,其实是自己的逃避将她变得那么畏缩胆怯,结果在有选择权之下重复母亲的遭遇。

当不好的事情降临在自己身上的时候,沉得住气接招还是最好的回应之道。

Thursday, September 5, 2013

活在形象中让你空乏疲困

  老大驰骋江湖一转眼已过了二、三十年。
  十二、三岁的时候,老大已经很清楚自己要什么-做生意赚多点钱给下一代过更好的生活。因此老大虽然有机会考到不错的专科学校,却毅然放弃,年纪轻轻就闯荡江湖。老大有这样的抉择,来自他不愿意像父亲那样,一辈子当上班族,赚取仅够养家的收入。小时候的他体弱多病,父亲背着他走路往返学校两年的情景在他心里留下深刻的烙印。
凭自己积极的争取,老大进入一个需要背景与人脉才能立足的行业,实现了儿时的梦想,成为企业家,有好几种生意做。家庭方面,孩子也培养成才,正准备读研究所。二十多年商场的历练,让老大对自己有无比的自信,刚认识他的人会觉得他像流氓,为自己筑起围墙,不容易亲近。老大现在钱赚到了,却发现自己内心很空虚,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。
不久前老大因为有了小三,在太太要求之下两人离了婚。他说自己“一路走来,不管朋友还是另一半,即使没有一纸婚书,但还是想把这辈子的责任负完。”他也说:“自己这辈子就死在责任”;“因为有责任,总给自己很痛苦,自己又爱面子,但是就做吧!”
从离婚中检讨自己的过失,老大只是说:“男人在外做生意有很多坎坷,男人总不能在外头发生事情就找个理由,反正就是要担当”;他也提起“时间点的问题吧,刚好一个对你不好,一个对你很好”;他还说:“相处久了好像什么都变成应该,虽然付出不求回报,但不能做丈夫所做都是应该的,人都有感受,譬如当初有八个优点,两个缺点,二十几年相处下来,变成两个优点八个缺点,这就是我的感受”。
然而,老大不认为是因为付出得不到对等的回应而发展出另一段感情;他也不认为是因为工作压力大需要释放的渠道而有外遇。他说自己不是一个轻易离婚的人,自己没有提出离婚;既然对方坚持,那就做吧。他也说二十几年夫妻的相处都没有吵架,离婚时也没有吵架,其实在第三者还没出现之前夫妻间就发生问题了。
老大过去二十几年活着的聚焦点,就是为了实现小时候的想法-“赚多点钱给家人过更好的生活”,经年累月成了一副埋头苦干、努力赚钱的机器。家里虽然有父有妻有儿,却抽不出时间来营造温馨的相处,让亲情深化。事业有成后老大变得自负,然后就活在一个自己构造出来的形象中,封闭起来。老大承认,因为他所从事的行业龙蛇混杂,都是一些不正常的人,黑白两道都有,因此他每天要戴面具。
老大努力让自己符合自己要求的形象-一个具有被别人利用价值的人,以及一个有承担力、顾家、信得过的人。因此,当老大发现被称兄道弟的合伙人污蔑自己在财务上有问题时,他毫不犹豫地放弃辛苦奠下的事业,退股离开。
以观念要求自己的人,容易以观念与人相处,以观念要求别人。用这个模式与亲人相处久了,当对方做不到自己许多的“应该”和“不应该”时,会逐渐累积成为成见、偏见,心的距离就越来越大,彼此相处就硬邦邦,活在冷漠之中,最后必然要出问题。
人生路走到今日,老大发现赚到钱生命还是空虚,事业感情带来的尽是压力,活得很累,难怪他会说这辈子死在“责任”两个字。其实真相是:老大只是责任性、功能性地活在自己设计的形象中,丢失了作为人最珍贵的真情实感,变成一个既无趣又疲倦的机器。反观老大小时候,爸爸只是简单地每天背他上学,因为真情实感在,到现在忆起儿时画面时,仍然令老大感动不已。

要充实空乏的内心,抚平身心的疲困与遗憾,老大需要恢复感动与感受,用心来生活,用心来做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