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March 9, 2012

青春需要梦

  一个老朋友带了今年年底将参加高中会考的儿子和我见了面。
  这孩子叫捷礼,长得高头大马,但性格内向,见到我有点儿腼点,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。
  在交谈的过程中,我每问一个问题,他都是惜字如金地回答。因为内向,小伙子比较独来独往,过去他从没烦恼过自己没有要好的朋友,可今年他却操心起这个问题来,他的妈妈因此而安排了这次的交流。
  离会考还有颇长的十个月,可捷礼已经在新学年伊始就谢绝一起与考试无关的活动。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身温习好功课才上学;放学回家和周末假日都埋头在复习功课,连和家人一起外出都认为是浪费时间。对许多父母亲而言,孩子能够如此自动自发地读书,不知有多安慰。
  捷礼告诉我,他的计划是以后念牙科。牙科要念得好,需要一双非常灵巧的手,于是我问他平时有什么爱好。他告诉我,他是羽毛球校队成员,学校为了夺取奖杯,对校队的运动代表,训练很严格。升中学之后五年多的羽毛球校队生涯,捷礼在潜移默化之下已经形成“把球练好就是为了比赛赢取冠军”的观念。每次训练完毕就回家,队员之间没有其他社交往来或康乐活动。
  捷礼显然也用了同样的心态来看待学业-把书读好,就是为了能够考到好成绩,进入理想的科系。积极备考的过程有如马拉松比赛一样,捷礼一开始就拼命往前冲,没两下子就被苦闷感所笼罩,才会出现“没有好朋友”的苦恼。听了我的马拉松比喻,捷礼浅浅地笑了笑,还俯过身子认真地问了我一个问题:“没有好朋友是不是有问题?”
  从自然生命发展的轨迹来看,青春岁月是个多梦的季节,因此才有“哪个少年不多情,哪个少女不怀春”的说法。如果没有过早遭受现实的扭曲,处于韶光年华的少男少女,情怀如诗,浑身上下散发自由探索的勃勃朝气,根本没有机会体验苦闷。遗憾的是,现实的教育把莘莘学子当成考试和比赛的工具,功能性的活着令许多青少年过早就情感失调,不敢去梦,头顶上吊着的一把成败之刀随时落下,不得不战战兢兢地抑制自己多梦的冲动,因而产生苦闷的感受。如果有要好的朋友,多少能够冲淡这种苦闷感。
  捷礼就是时代偏差下受牵连的“产品”。念小学六年级的时候,还在混沌状态之中的他,面对升中的会考因为不懂得拼命,结果考试摔了一跤,初中一的时候多受了点磨练,因此一遇上重要的考试,就会紧张起来了,深怕再重演一次滑铁卢。
捷礼能够感受到苦闷,说明他还没有失去多梦的青春特征,符合自然生命的发展,问题只是不敢去梦。我继续问他,记忆中是否体验过一段过得充实开心的日子,可是他竟然回答不上来。因为他母亲曾告诉过我,去年捷礼和他的姐姐一起筹备全家人到韩国的自助旅行,于是我提醒他这段经历,问他在筹备行程的过程中是否有此感受,他恍然同意了。我解释给他听,他之所以感受充实快乐,因为生活中有所期盼,这就是梦,梦让心情炽热起来,人就会有动力。我建议捷礼不妨发发中、短期的梦,计划一些和家人一起外出的活动,以及自己课余的探索,来调剂苦闷的备考生涯;以后读大学,去参加一些纯粹兴趣的课外活动团体,让大学生涯添多点姿彩。
捷礼笑着连忙点头,眼神变得明亮有光彩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